商务部:2022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******
【环球时报-环球网报道记者倪浩】1月12日下午,商务部举行例行记者会,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发布会上表示,过去三年,世界变局加速演进,世纪疫情影响深远,国际经贸环境动荡不安。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,我国外贸经受住了重大风险考验,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。2021年,中国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过5万亿、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,2022年预计规模将再创新高。
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,2022年前11个月,我国进出口总值38.34万亿元人民币,比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8.6%,与2021全年39.1万亿元的进出口规模只有咫尺之遥。
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,中国外贸形势是否会明显好转?对此,束珏婷表示,当前,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、外需增长持续放缓,是外贸稳增长面临的最大压力,部分行业需求疲弱、订单不足。束珏婷介绍说,近段时期以来,很多地方积极组织外贸企业“走出去”,将海外客商“请进来”,一系列贸易促进措施的落地,大大增加了外贸企业拓市场、接订单的渠道和信心。企业组团包机、亮相展会、拜访客户、洽谈合作,主动拥抱海外市场,岁末年初的外贸圈更加积极活跃。从商务部跟踪监测的样本外贸企业情况看,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,特别是出口大省接单情况有所好转。
对于2023年中国外贸的表现,束珏婷认为,中国外贸保稳提质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。她强调说,商务部将持续密切跟踪形势,加大支持力度,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、优结构,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:
一是稳住外贸订单。发挥驻外经商机构作用,做好贸易促进工作,支持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、对接洽谈。支持中小微企业以多种形式参加境外展会。办好广交会等重点展会,加强对境外采购商的招商招展。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,增强接单信心。
二是稳住外贸主体。会同各地方、各相关部门指导企业用好普惠金融、稳岗就业等普惠性政策。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,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支持力度。
三是帮助企业解决困难。充分利用好稳外贸相关工作机制,及时了解、推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,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。
沿河黑水镇:种好“致富桃” 踏上“振兴路”******
多彩贵州网讯(记者麻占江)1月9日,记者走进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“桃梨欢喜”农业示范园,只见工人忙着对桃树整形修剪,一派繁忙的景象。
“我们在桃园干活,每天有80元的收入。”村民崔永花说。
据悉,黑水镇“桃梨欢喜”农业示范园地处乌江之畔、青山之中,占地3000余亩,距县城13公里,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和地域优势。2019年以来,在中国五矿集团定点帮扶下,该镇以“桃梨产业为基础、乡村休闲与自然野游为核心、地域文化为抓手”,聚焦“生态农业体验、回归田园生活”,打造特色休闲农业示范园。
目前,园区已形成桃产业400亩、梨产业800亩,有蟠桃、黄金蜜桃、白如玉等12个桃品种,秋月、红玛瑙、黄花梨等6个梨品种。
“通过种桃,黑水镇村民增强了致富信心,这也是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。”基地技术人员田世富告诉记者,每年基地上桃树采摘结束后,都要及时进行剪枝压枝,确保养分消耗降到最少。
据了解,黑水镇“桃梨欢喜”农业示范园2022年产桃40多万斤、产值350多万元,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近70多万元、群众增收近140万元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